经济开发区/以产业链党建引领 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综合管理部  时间:2025-07-15 16:09:33 

    体制机制改革来,山东省莱西经济开发区大力培植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产业,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探索建立产业链党建联盟,聚力打造“数智经开 灯塔领航”党建品牌,积极构建互联、互融、互通、互促的全方位党建新格局,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提升企业发展“硬实力”,促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同频共振,打造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开发区样板”。

    组织建在链上,吹响抱团发展“集结号”

    莱西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由产业联盟会长代为——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分别明确专人负责产业链党建工作,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构建产业链头部企业党组织引领、链上企业协同推动的“1+X+N”党建共同体组织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同频共振、抱团作战。其中,“1”即产业链主党组织,“X”即上下游、关联企业党组织;“N”即产业链攻坚党小组。

    产业链党建联盟依托每月的组织生活自发形成合作交流机制,除按程序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外,产业合作与发展内容成为每次沟通交流活动的“必修课”,联盟各成员单位在党建引领、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技术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度研讨,开展联盟上下游产业协作,打通地产地销微循环。“我们使用的销轴类产品是A级特性关键零部件,以前都是从国外采购,价格昂贵,运输周期长,有时会耽误工期进度。而成立的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为我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进行党建和业务交流,弥补企业信息、资源等不共享的缺点,促成了我们与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1000万元的销轴类产品订单合作”。青岛中鸿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营销经理修海杰介绍。同时,联盟党建共同体依托建设的企业档案数据库,在低迷的市场预期下,引领海松机械与双丰散热器、图腾机械等5家企业也达成合作协议,金额超2200万元,实现供销需求自主匹配,降低沟通成本,加快资源耦合效率。

    资源集聚到企业,吹响实体振兴“冲锋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为确保新兴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开发区管委会不断探索创新新兴产业企业党建工作模式,突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让党建组织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打造行业党支部、党员之家、党员服务中心等物理空间,让党旗在企业发展道路上高高飘扬,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管委会从园区近400家企业中,优选电商、智慧农业、新能源汽车等“四新”经济产业,围绕电商链主企业天天购打造电商党建引领品牌;推动“两新”组织建设,在希杰食品、来仁宝电子等外资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打造新时代党员之家、党员服务中心等党建阵地,让党员有家的温暖。

    电商产业作为新业态领域的领头羊,是莱西经济开发区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天天购是一家集电商销售、品牌推广、视觉营销、电商培训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电商产业园,园区集聚30多家电商企业,2021年营业额达5亿元。成立的开发区第一家电商企业党支部--天天购党支部,打破了“两新”组织重点行业领域市场主体散、小、多的壁垒,建立红色直播间、党建活动室、“5G”云平台等设施,实现了新业态党建工作“零”的突破,激活了领域中的“红色细胞”,集聚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0余次,实现产业发展共商共谋、党建阵地共建共享、党员活动共开共办、电商人才共引共育的新局面。

    外资企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为开发区带来了项目、资金、技术,还有新理念、新机制、新市场、新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各项经济指标的稳健发展。莱西经济开发区核心区有26家外资企业,占全市比重22%,贡献了全市外资企业25%的经济总量。多年来,辖区部分外资企业有党员及党建基础,但没有专业人员负责主抓党建;其余没有党员或有极少党员,不具备管理条件。针对这些情况,开发区管委会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及需求,创新思路,通过联合方式,成立联合党支部,解决企业没有党组织的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销售、党员培养等相融合,构建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新格局。

    希杰(青岛)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莱西经济开发区的优质外资企业,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问题,还为开发区的发展贡献了经济力量。企业有8名党员,具有良好的党建基础,在党建引领的作用下,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2021年被山东省认定为区域性总部企业。但与其空间区域临近的青岛来仁宝电子有限公司,也是开发区发展速度极快的外资企业,企业虽有党员,但没有党建基础,企业无法开展有序的党建工作。莱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地域相近、性质相同的原则,指导两家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标志着开发区外资企业党组织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既解决了企业没有党建引领的问题,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在公司基层工作的党员找到了自己的“娘家”,又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堡垒扎根在基层,吹响突破革新“攻坚号”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如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当前形势下企业党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发区党工委在经过深入调研后,建设“四项机制”夯实企业基层党建体系。一是引领机制,建立企业党建专员制度,由党建专员引导辖区企业筑好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生产一线、后勤管理“四个堡垒”,由企业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牵头做好技术攻坚、工艺改进、市场拓展和提质升级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项经营数据稳步攀升。二是转化机制,建立党员和业务骨干双向转化机制,引导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同时从业务骨干中培养党员,优先吸收发展为党员,为党组织提供新鲜血液,形成“党员都是业务骨干、业务骨干都是党员”的良好局面。三是沟通机制,在全市率先响应“乡村振兴合伙人”号召,引入村企共建,创新性的开展乡村振兴“六维共建”和“企业合伙人”活动,实现辖区40个自然村全覆盖;推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和第一书记“亮身份”制度,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架天线和第一书记接地气作用,推行代表、委员下沉一线办实事行动,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基层村庄、基层企业的问题,为村企共建谏言献策。四是合作机制,加强村企基层党组织深度共建,建立企业与党员所在村的党组织互动模式,实现村党员双重管理“无缝隙”衔接。与“党员先锋指数”进行挂钩,采取互评互认方式,规范村企党员管理,巩固村企党组织管理基础,形成村企交流、双向支持的良好互动提升模式。每个企业成立由党员带头的先锋突击队,负责企业和结对村庄的疫情防控、防汛抗旱、除雪防滑等工作,在处理急难险重任务时确保先锋队能拉得出、顶得上。推动公益性建设和产业经营发展捆绑结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载体建设,变“输血”为“造血”,提升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和服务水平。结对村庄在接受合伙人企业“输血”帮扶的同时,积极向企业输送劳动力,用“回血”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国基科技集团是一家从事深海混凝土研究生产的涉海企业,经过2年的发展,营业额已超1亿元,通过开发区党建专员的帮助,组建强有力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四支特色党小组,将组织建在班组上,在开放的地点、不设刚性主题、不限制会议形式,组织党员开展“党史人人学”“党课大家讲”等活动,增强浓厚党建氛围;由组长承接承上启下角色,传达、传播党建思想和企业的决策;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传帮带”机制,传授新业务、新技能、新知识,畅通党员与业务骨干间的转化渠道,激发调动职工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更新工艺、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为企业创收500多万元。企业利用自身机械设备较多的优势,成立了三支应急保障突击队,为园区和周边村庄应急排险11次,用堡垒和先锋力量助力园区安全稳定。

    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产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沿阵地,将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锚定聚焦重点产业的战略使命,紧扣产业图谱织密组织体系,通过开展“党旗引领 服务企业”实践活动,准确把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以“组织链”驱动“产业链”服务“创新链”,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实现抓党建、兴产业、促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建设、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