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莱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关心、支持、参与我区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广大企业家朋友、干部职工和建设者,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洙河风光

▲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产业布局图
2021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和“双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起点、新任务、新挑战,拼搏加改革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回首过去一年,我们紧紧抓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起势的有利机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1.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半数以上,实现逆势攀升,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大幅跃升,居全省160家经济开发区(含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第41位,132家省级开发区排名进入前20,创历史新高。


▲双创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这一年,我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经济发展主业,充分释放改革活力。“一区三园”协同联动、互补共赢。我们通过党建引领、放活薪酬、考核实绩、强化培训,淬炼出一个训练有素的招商团队,成为全市招商队伍的生力军。
▲中国信息产业领军企业中科曙光主体完工

▲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计划于2022年招生
这一年,我们培育产业生态,做好“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篇文章。助力打造“江北休闲体育名城”,全市首家公立本科院校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工建设,擦亮我市“世界休闲卓越城市”名片;发挥资本力量,导入全市第一家将在主板上市企业新焦点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发展工业楼宇,全市首个容积率突破2.0的工业项目青北高科园拔地而起;聚焦“四新经济”,中国信息产业领军企业中科曙光数创液冷产业创新基地、北航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等一大批新项目落地,占地530亩的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大棚投入运营。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产业新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新动能。▲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大棚投入运营

▲胶东电子商务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即将投入运营
这一年,我们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创新作笔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创建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心,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实现历史性突破。核心区新认定青岛市“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呈倍数增加,纳税过百万的市场主体突破268家;站上数字经济风口,天天购国内电商、佰思益嘉跨境电商、乡村振兴电商产业集聚发展,自带流量的胶东电子商务港规模效应初现;打造智慧园区,“莱西一张图时空大数据平台”、园区可视化管理系统有效推进了园区数字化、招商精准化、管理精细化。
▲智能制造产业园全面竣工

▲东部城区第一家星级酒店兰欧酒店正式开业
这一年,我们提升城市品质,扮靓城市发展的“面子”和“里子”。投资2.1亿元实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形成智能制造产业园“四纵五横”、青北高科园“四纵四横”交通路网格局;东部城区首家星级酒店兰欧酒店、汇聚“双莱”财富的金融中心、立足现代消费趋势的洙河客厅、加入文创IP的电商街区……在不断涌现的城市化符号里,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东部新城区,正延伸我市城区发展空间、回应人们对城市的想象,美誉度不断提升。▲“双莱”跨境电商产业园、“双莱”跨境电商协会揭牌成立

这一年,我们主动拥抱“双莱”,推动胶东经济圈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平台公司、510家企业通过“双莱”跨境电商协会实现产品出海、1660人在“双莱”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推动“双莱”优势产业迈向集群,全省第一个跨区域合作方案《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批复在即,省内三大经济圈首个示范区将花落莱西,我们在被历史选择的同时,也在努力创造历史。资源要素互补、基础设施互通、民生服务共享,“双莱”一体化发展正在展现其巨大潜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2022年,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在优化体制机制、拓宽发展空间、统筹“一区三园”上再发力;我们将加速释放改革动能,以更有力的举措融入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和“双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争当区域融合发展的排头兵;我们将以更专业的姿态、更完善的配套、更优质的服务为大青岛北部绿色崛起的典范之城贡献更多开发区力量。 愿新年胜旧年、山河壮阔、祖国昌盛,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事业进步、幸福安康!